朱屋雕屏展,红筵绣箔遮。
傍云灯作斗,近树綵成花。
风月胜千夜,笙歌如一家。
人丛妨过马,天色误啼鸦。
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
楼前山未卸,火气烘朝霞。
形式:排律押[麻]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夜景,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开篇“朱屋雕屏展,红筵绣箔遮”一句,便设置了一种温馨而豪华的氛围,朱红色的房舍和精美的屏风,以及红色地毯上的绣花帐幔,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奢侈与宁静。
紧接着“傍云灯作斗,近树綵成花”两句,更是将夜景描写得如同仙境。云间的灯火宛如星辰,而灯光下树影变幻,如同绣花一般,这种奇妙的意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山水画中,既有动态又富含诗意。
“风月胜千夜”一句,则是对夜晚风景的高度赞美,意味着此刻的风和月光,是历经千百个夜晚也无法比拟的。紧接着,“笙歌如一家”则透露出一种和谐与亲密,如同一家人共同享受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
“人丛妨过马,天色误啼鸦”两句,诗人通过对人的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生活的活力与自然界的互动。人们在忙碌中错过了夜色的变换,而乌鸦因天色未明而不知何时启程。
“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两句,则是对时间流转和光线变化的精妙捕捉。古代的铜制水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这里用以形容夜晚到破晓时分的声音。而“银潢晓影斜”,则是对晨曦初照时光与影的描绘,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楼前山未卸,火气烘朝霞”两句,则通过对比来强调夜晚的美好。尽管楼前的山峰尚未褪去夜色,但晨曦中的火红气息已经在烘托着朝霞,这是日与夜交替之时最美好的瞬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更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