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
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
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
家有一亩竹,无时容叩门。
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
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飧。
可怜杜拾遗,事与朱、阮论。
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
形式:古风押[元]韵翻译
潘先生很久没有升迁,只能在江南乡村买酒度日。郭生原本出身农家,却在西市摆摊卖药谋生。古生也是热心人,可能他是某个官员的后代。他家中有一片竹林,随时欢迎我上门拜访。我落魄后老朋友都断了联系,只有他们三人还记挂我。他们邀请我在东坡相聚,热情款待如同兄弟一般。想想可怜的杜甫,他的遭遇就像朱、阮二人一样。我的老师卜子夏,他的名声响彻四海,人人敬重如兄长。注释
潘子:对潘先生的尊称。久不调:长时间未得到提升。沽酒:买酒。江南村:江南乡村。郭生:主人公的朋友之一。将种:农耕之家。西市垣:西市的城墙边。古生:另一位朋友。好事:热心肠。押牙孙:古代官职名,此处指有地位的人的后代。一亩竹:一片竹林。叩门:敲门拜访。穷交旧绝:穷困时的老朋友疏远了。劳饷:慰劳。同一飧:一同进餐。杜拾遗:杜甫的别称。朱、阮论:指朱云、阮籍等人的遭遇。卜子夏:古代学者。弟昆:弟弟和兄长,此处指尊敬。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名为《东坡八首》之七。诗中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以及他对朋友的思念与关切。
“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这里提到的“潘子”可能是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或化名的友人,或者是一种隐喻。诗中表达的是这位朋友长时间没有消息,他自己则在江南的一处村庄里卖酒为生。
“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郭生”同样可能是化名或隐指的某个人物,这里的意思是他原本打算耕种土地,但实际上却去市场上卖药。这里反映出朋友们各自为了生活所迫的无奈。
“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这句话表达的是对一位可能热衷于世事或有某些野心的人物(古生)的担忧,他可能是押牙孙,即军中的低级军官。诗人担心他是否能在复杂的世间保持清白。
“家有一亩竹,无时容叩门。”这里表达的是诗人的自豪和满足,尽管他的生活简单,但有着一片属于自己的竹林,也就足以让他感到无需外出打扰别人了。
“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这句话透露出诗人的贫困,以及他与旧友的联系已经断绝,只剩下“三子”(可能是指他的三个儿子)依然在世,与他保持着关系。
“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飧。”这里反映了苏轼个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即便是在困难中,他也愿意与朋友们一起享受简单的快乐,就像和他们一起在东坡(即现在的浙江杭州)劳作,共享一顿饭。
“可怜杜拾遗,事与朱、阮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杜拾遗(可能是苏轼的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以及他所面临的事情,与其他两位朋友朱、阮的情况相似。
“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老师卜子夏(可能是指古代哲学家或苏轼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的尊敬,并认为他所教导的道理能够使天下成为兄弟相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朋友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友情和精神信仰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