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告今朝满十旬,从兹萧洒便终身。
老嫌手重抛牙笏,病喜头轻换角巾。
疏傅不朝悬组绶,尚平无累毕婚姻。
人言世事何时了,我是人间事了人。
形式:七言律诗押[真]韵翻译
今日正式辞官满百日,从此过上潇洒的晚年生活。年老时厌倦了手持笏板的政务,病愈后欣喜地换下官员的头巾。效仿疏傅不再入朝挂职,如同尚平般无牵无挂地完成儿女的婚事。人们常说世间的事情何时能了结,而我正是那个在人间把事情了结的人。注释
长告:长时间的告假或辞职。十旬:一百天,古代以十日为一旬。萧洒:自在,无拘无束。终身:一生。牙笏:古代高级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竹板,象征职权。角巾:古代读书人或隐士常戴的头巾,象征文人的身份。疏傅:指西汉的疏广,他年老时主动辞官归乡。不朝:不上朝。组绶:古代官印上的丝带,代指官职。尚平:东汉的尚长,因帮助子女完婚而知名。毕婚姻:完成子女的婚事。人言:人们常说。了:了结。我是人间事了人:我是在世间处理事务的人,即事情由我来解决。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长告今朝满十旬,从兹萧洒便终身。"这两句开篇,便点明了时间和主题,"十旬"即百日,这里指的是作者在短暂的官职生涯中的体验。诗人用"从兹萧洒"表达了一种决绝的心境,即从此刻起,他将告别那些繁杂琐碎的事务。
接下来的两句"老嫌手重抛牙笏,病喜头轻换角巾。"描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在这里,"老"和"病"被用来形象地描绘出官员们在职责上的沉重感受和生理上的不适,牙笏和角巾都是古代官员的装饰品,这里暗示了对这些虚华装饰的厌烦。
"疏傅不朝悬组绶,尚平无累毕婚姻。"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疏傅"指的是解除束缚,"组绶"是官员服饰上的装饰,这里意味着摆脱官职的羁绊。而"尚平无累毕婚姻"则是在强调个人生活中保持清白和简单,不让世俗的纷扰影响到个人的幸福。
最后两句"人言世事何时了,我是人间事了人。"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对世人的议论持一种淡然态度,认为自己已经从纷繁复杂的世事中解脱出来,达到了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白居易特有的温婉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