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红梅三首(其三)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7-21阅读数:0

宋-苏轼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秾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画新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形式:七言律诗押[支]韵

翻译

隐士遗憾未能早探春,错过了花蕊未绽放的时刻。炼丹炉中诞生的宝贝,如美人脸颊更显娇媚。怀抱着丛丛花蕊初露嫩芽,杯中的浓香已渗透肌肤。希望能请徐熙画出新式样,让翠竹间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注释

幽人:隐士。探春迟:早探春天。檀心:花蕊。未吐时:未开放。丹鼎:炼丹炉。夺胎:炼制出珍贵物品。那是宝:那是珍品。玉人頩颊:美人脸颊。抱丛:怀抱花丛。暗蕊:隐藏的花蕊。初含子:刚刚含苞待放。落盏:酒杯中。秾香:浓郁的香气。透肌:渗透肌肤。乞与:请求给予。徐熙:古代画家。画新样:绘制新的图案。竹间璀璨:竹林中的光彩。出斜枝:展现出斜逸的枝条。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失望。"幽人自恨探春迟"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春意未至的自责之情,而"不见檀心未吐时"则是诗人渴望看到花蕾初放的美好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描绘了春天中珍贵而细腻的生长之态。其中"檀心"指的是花蕾,而"丹鼎"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春天生命力的宝贵和生机勃勃。

"抱丛暗蕊初含子"表达了植物在春季萌芽的景象,生长中的自然之美。而"落盏秾香已透肌"则是对花瓣中隐藏着的香气逐渐散发的细腻描绘。

最后两句"乞与徐熙画新样,竹间璀璨出斜枝"显示了诗人希望能与画家合作,将这些美好的春天景象以新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这里的"竹间璀璨"形容的是竹叶间透出的光线,而"斜枝"则是对春日阳光照射下弯曲之树枝的生动描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场景的深情向往,以及希望将这些瞬间永恒化的愿望。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