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云开倚碧空,上阳日落半城红。
新声北里回车远,爽气西山拄笏通。
闷倚宫墙拈短笛,闲经坊曲避豪骢。
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著恼公。
形式:七言律诗押[东]韵鉴赏
这首《都门秋思(其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京城秋日傍晚的独特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楼观云开倚碧空,上阳日落半城红”,以开阔的视角展现了京城的壮丽景色。高楼与白云相接,天空呈现出一片碧蓝,而夕阳的余晖洒满半个城市,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新声北里回车远,爽气西山拄笏通”,进一步描绘了京城的繁华与自然之美。北里的新乐声悠扬,似乎在远处回荡,而西山的清爽之气,仿佛通过诗人手中的手杖,直接触达心灵深处,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
颈联“闷倚宫墙拈短笛,闲经坊曲避豪骢”,则细腻地刻画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在宫墙边,诗人独自倚靠,吹奏着短笛,似乎在排遣心中的烦闷;而在坊巷中,他巧妙地避开那些显赫的马车,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尾联“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著恼公”,表达了诗人面对京城的繁华与自己的才华不足的感慨。尽管想要为这座帝京写下赞歌,但面对如此宏大的主题,却感到自己才思不够,最终只能退守在萧瑟的书房中,埋头于自己的创作之中,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京城秋日的美丽景色,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对生活、对才华、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