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
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沈滞游。
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
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
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
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
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
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
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县内半没为荒陬。
西凉之道尔阻脩,连城边将但高会,每听此曲能不羞。
形式:乐府曲辞押[尤]韵翻译
我听说往昔的西凉州,人烟稠密桑柘遍地。葡萄美酒成熟尽情享乐,酒馆挂着红旗与朱楼相映。楼下有位卖酒女号称卓文君,楼上伴客的是乐伎名叫莫愁。当地人不懂离别的痛苦,戍卒大多滞留难归乡。哥舒翰将军设下盛宴,珍馐佳肴美酒摆满桌。宴前杂技纷繁令人眼花缭乱,丸剑跳跃如霜雪轻飘。狮子皮毛闪亮威风凛凛,胡腾舞醉态中筋骨柔软。大宛国进贡汗血宝马,吐蕃也献上翠绿的皮裘。一旦叛贼作乱中原失色,河湟之地沦陷只剩废墟。开远门外原设万里烽火台,如今逼近至行原州界。距离京城仅五百里何其接近,皇帝直辖之地半数沦为荒僻。西凉之路既遥远又艰难,边城将领只知宴饮,闻此曲怎能不感羞愧。注释
吾闻:我听说。昔日:往日,从前。西凉州:古代地区名,位于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人烟:指居民居住的地方。扑地:遍布地面。桑柘稠:桑树和柘树(同柞树)茂密。蒲萄酒:葡萄酒。熟:成熟,这里指酒已酿好。恣行乐:尽情享受快乐。红艳:形容酒旗鲜艳。青旗:酒家的招牌,通常为青色。朱粉楼:涂着朱红色的楼宇,代指酒楼。楼下:酒楼之下。当垆:指卖酒,垆为酒店放置酒瓮的土台。卓女:指像卓文君一样的美女,此处可能指卖酒女子。楼头:楼上。伴客:陪伴客人的女子。莫愁:古代美女名,这里泛指美丽乐伎。乡人:当地人。不识:不了解。离别苦:离别的痛苦。更卒:轮流服役的士兵。沈滞游:长期在外,难以回家。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与往昔繁华的诗篇,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战乱之苦的感慨。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这几句诗描绘了过去西凉州繁华的景象,人们如织网般密集,桑树和柘树成林,蒲萄酒酿造得宜人享乐,彩旗飘扬,楼阁辉煌。
"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沈滞游。"这部分诗句写出楼中佳人与客人的欢乐时光,以及乡民们对离别之痛的无知,他们沉迷于游乐,不知边塞战争的凄凉。
"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这段诗描述了哥舒将军的盛大宴席,美酒佳肴摆满桌面,各种游戏和表演竞相上演,气氛热烈,狮子舞、胡腾舞等表演精彩,边塞民族也献上了珍贵礼物,如赤汗马和翠茸裘。
"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县内半没为荒陬。西凉之道尔阻脩,连城边将但高会,每听此曲能不羞。"这最后一段诗抒发了对过去国泰民安的怀念,以及对于当前战乱导致的国家动荡和边塞破败的哀叹。西凉之道因战争而断绝,连城边将只在高会上饮宴,对此曲不能不感到羞愧。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战乱,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于边塞将士们勇武而不得志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