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形式:乐府曲辞翻译
黄云城边的乌鸦将要归巢了,归来后在树枝上哑哑地啼叫。在织机中织布的秦川女子,隔着碧绿如烟的纱窗看着窗外喃喃自语。放下织梭,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怅然若失,独守空房,泪如雨下。注释
黄云城边:一作黄云城南。乌欲栖:梁简文帝《乌栖曲》:“倡家高树乌欲栖。”乌欲栖,敦煌残卷本作“乌夜栖”。哑哑:乌啼声。机中织锦:一作“闺中织妇”。秦川女:指晋朝苏蕙。碧纱如烟:指窗上的碧纱像烟一样朦胧。梭:织布用的织梭。其状如船,两头有尖。怅然:忧然若失的样子。远人:指远在外边的丈夫。怅然:一作怅望。“停梭”二句: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关西泪如雨”。独宿孤房:一作“欲说辽西”。孤:一作“空”。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黄昏时分的画面,乌鸦栖息于城边的树枝上,它们的叫声低沉而哀婉。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两句则切入到秦川一位织女的情感世界,她在机中织锦,碧纱如烟隔窗而立,透过轻纱听到的是她低低的诉说。这不仅是对织女生活状态的描绘,也是对其内心情感的暗示。
诗人随后转向自己的心境,停下梭子,陷入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中。最后一句“独宿孤房泪如雨”则更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哀伤的情绪。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一种感受和态度。
整首诗以其清新隽永的语言,细腻生动的描写,以及深沉内敛的情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些哑哑的鸟鸣声,看到那织女隔窗的模糊轮廓,更能感受到诗人孤独宿处时泪如溪流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