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
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
地僻春犹静,人闲日自迟。
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
形式:五言律诗押[支]韵翻译
柳树和竹林隐藏着花丛,简陋的小屋紧邻着草池。打开门惊动了燕子,打水时竟然捞到了鱼儿。这里地处偏僻春天依旧宁静,人们悠闲,感觉时间过得更慢。山中的鸟儿叫声突然停止,飞起来后又跟随同伴飞翔。注释
柳竹:柳树和竹子。藏:隐藏。花坞:长满花草的地方。茅茨:简陋的茅草屋。接:相邻。草池:草丛中的小池塘。开门:打开门。惊:惊动。燕子:燕子。汲水:打水。得:得到。鱼儿:小鱼。地僻:地方偏僻。春犹静:春天仍然安静。人闲:人们悠闲。闲:悠闲。日自迟:日子显得更慢。山禽:山中的鸟儿。啼:鸣叫。忽住:突然停止。飞起:飞起来。相随:跟随。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画面。首句"柳竹藏花坞",以柳树、竹林和隐藏在其中的花坞,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生机。"茅茨接草池"进一步描绘了简朴的茅屋紧邻着一片青翠的草地和小池塘,透露出自然和谐的气息。
"开门惊燕子"写诗人打开门时,意外地惊动了栖息的燕子,生动地刻画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汲水得鱼儿"则出人意料,暗示了山居生活的趣味和惊喜,可能是在打水时偶然捞到了鱼。
"地僻春犹静",通过偏远之地的宁静来突出春天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恬淡。"人闲日自迟"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生活节奏变得悠闲,时间仿佛也变得漫长。
最后两句"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以山鸟的鸣叫和飞翔为结尾,既增添了动态感,又寓言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喜爱和留恋。
总的来说,徐玑的《山居》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山居生活画卷,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