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晴来春已晚,众花飘尽野犹香。
舞雩便可同沂上,饮禊何妨似洛阳。
新圃近闻穿沼阔,涨江初喜放舟长。
年来簿领萦人甚,何计相随入醉乡。
形式:七言律诗押[阳]韵翻译
雨后天晴春天已迟,百花凋零野外还留香气。在舞雩台上共舞,就像当年鲁国人在沂水边嬉戏;饮酒欢聚,就如洛阳的修禊习俗。新开的园子临近沼泽,显得开阔,江水上涨,正好乘船畅游。近年来公务繁多缠身,如何才能抛开烦恼,一同沉醉于酒乡呢?注释
宿雨:昨夜的雨。晴:晴朗。春已晚:春天已经很晚了。众花:各种花朵。野犹香:野外仍有香气。舞雩:古代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常有文人雅士聚集。沂上:指鲁国的沂水边。饮禊:古代的一种节日习俗,人们会在水边洗浴、饮酒。似洛阳:如同洛阳的修禊活动。新圃:新开辟的菜园。穿沼:穿过沼泽。涨江:涨水的江面。放舟长:乘船游玩。年来:近年来。簿领:官府文书,比喻繁忙的公务。萦人甚:非常困扰人。何计:如何能够。醉乡:指无忧无虑的醉酒之境。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王适游陈氏园》。诗人通过描述雨后春意虽晚但野花香气犹存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他提到可以效仿古人于舞雩台上欢聚,或在洛水上举行饮禊之典,体现了他对传统文人雅集的怀念。接着,诗人描绘了新建的菜园临近池塘,江水上涨使得舟行更为畅快,这些都反映出他对田园生活的憧憬。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官场事务繁多的厌倦,希望能摆脱簿书束缚,沉醉于自然与闲适之中。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现实压力的反差,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