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生龙坡下,鸦噪城堞头。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
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沈香楼。
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
莫负平生意,何名何莫愁。
形式:古风押[尤]韵翻译
草木生长在龙坡之下,乌鸦在城墙边鸣叫。谁人在城中,竟在城角种下石榴。青丝编成的绳子系着五匹马,黄金装饰的络头套在两头牛。白色的鱼儿驾驭着莲花舟,在夜晚游弋十里。回来后无人识得,悄悄登上沈香楼。倚靠在罗床上,弹奏着瑶瑟,残月映照着帘钩。今日槿花凋零,明日桐叶将至秋天。不要辜负了此生的志向,不知姓名,也无愁苦之名。注释
草:草木。生:生长。龙坡:地名。鸦:乌鸦。噪:鸣叫。何人:谁人。栽:种植。石榴:植物。青丝:青色的丝线。系:系。五马:五匹马。黄金:黄金。络:装饰。双牛:两头牛。白鱼:白色的鱼。驾:驾驭。莲船:莲花舟。夜:夜晚。作:进行。十里游:长距离游荡。归来:回来。无人识:无人认识。沈香楼:楼名。罗床:精致的床。倚:倚靠。瑶瑟:美玉制成的瑟。残月:月牙。倾帘钩:月光照进帘子。今日:今天。槿花:植物名。落:凋谢。明朝:明天。桐树:梧桐树。秋:秋天。莫负:不要辜负。平生意:一生的志向。何名:不知姓名。何莫愁:无愁苦之名。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开篇即以“草生龙坡下,鸦噪城堞头”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环境氛围。“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好奇和探究,同时也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一句,以豪华的描写展示了一种不凡的生活方式,这里的“青丝”和“黄金”都显得格外珍贵,与后文中“白鱼驾莲船”的仙境般的意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夜晚的十里游,在诗人心中似乎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和放纵。然而,“归来无人识,暗上沈香楼”则又是一种回归现实的描写,这里的“无人识”和“暗上”都透露出一种孤独感,但这种孤独并没有带来悲伤或失落的情绪,反而显得更加深远。
下片以“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继续描写夜晚的宁静与安详,而“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欣赏。
最终,“莫负平生意,何名何莫愁”一句,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也是在向读者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不必为世俗的烦恼所累,只需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即可。这也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