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犹暑服,今已露漫漫。
多雨逢初霁,深秋生夜寒。
投人心似切,为客事皆难。
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
形式:五言律诗押[寒]韵翻译
来的时候还穿着夏天的衣服,现在已是露水湿漫漫。频繁降雨后迎来初晴,深秋夜晚更添寒冷。心意投入如刀割般深切,作为客人万事皆觉艰难。世间何处没有羁绊,又有谁能够停留片刻询问呢?注释
来时:指诗人来的时候。犹:仍然。暑服:夏季服装。今已:现在已经。露漫漫:露水浓重。多雨:雨水很多。初霁:雨过天晴。深秋:秋季已深。夜寒:夜晚寒冷。投人:倾注于人。似切:如同刀割。为客:作为客人。事皆难:事情都显得困难。何处:哪里。无留滞:没有停留。暂问看:暂时停留询问。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季节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开篇"来时犹暑服,今已露漫漫"两句,从气候的变化切入,表明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形成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伤氛围。
接着"多雨逢初霁,深秋生夜寒"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与凉意,"初霁"指的是雨过天晴,但这种晴朗并未带来温暖,反而是更深的秋意和夜晚的寒冷。这些自然景象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在投射。
中间两句"投人心似切,為客事皆难"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投人心似切"形象地描绘出思念之情如刀割一般的痛楚,而"为客事皆难"则指出作为一个旅途中的客人,面对种种不易的事务和情感上的困扰,都显得格外艰难。
最后两句"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宿的渴望以及寻找知音的孤独。"何处无留滞"暗示了诗人对任何一个可能停留的地方都怀有希望,而"谁能暂问看"则是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寂寞和对归家的强烈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乡愁和对归宿的无限眷恋。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沉郁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