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形式:古风翻译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注释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笼盖四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见:同“现”,显现。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形象地展现了敕勒川浓密的云气和雄伟的山势,给人一种封闭而深远的感觉。接着,“天苍苍”、“野茫茫”则是对广阔天空与无垠草原的一种描绘,通过“苍苍”、“茫茫”字眼传达出一种无边无际的开阔感。
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宏大的自然背景下,却突出了生动的生命景象。风吹过,草地起伏,让隐藏其中的牛羊显现出来,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也让整体情调更加和谐。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辽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之地特有的苍茫与孤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