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纷纷谁复闲,蛟龙不雨独安眠。
人间已厌三秋旱,涧底犹悭一掬泉。
庙令酒肴时醉饱,田家糠秕久安便。
忧心未已谁知恤,更把炉香试一燃。
形式:七言律诗押[先]韵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祈雨》,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纷扰中人们对雨水的期盼。首句“世故纷纷谁复闲”揭示了世间繁忙,人心浮躁,无人有暇顾及天象。次句“蛟龙不雨独安眠”运用蛟龙不降雨的典故,暗示干旱之严重,连龙都难以唤醒降雨。
第三句“人间已厌三秋旱”表达了人们对持续干旱的深深忧虑和厌倦,尤其是秋季本是收获的季节,干旱却带来歉收。第四句“涧底犹悭一掬泉”进一步强调水源的匮乏,连涧底的泉水也吝啬得少得可怜。
第五、六句“庙令酒肴时醉饱,田家糠秕久安便”转而描绘了民间生活,庙令(地方官员)借酒浇愁,田家百姓只能以粗食度日,反映出生活的艰难。然而,即便如此,人们仍无法摆脱困境。
最后两句“忧心未已谁知恤,更把炉香试一燃”表达了诗人的深深忧虑,他忧虑百姓疾苦却无人体恤,只能通过点燃炉香,寄托对上天的祈求,希望得到一丝怜悯和救助。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疾苦和诗人对民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