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形式:古风押[微]韵翻译
美丽的容颜举世皆重,西施怎能长久卑微。早晨还是越溪边的村姑,晚上就成了吴王的妃子。贫贱之时与众人何异,显贵之后才知如此稀罕。让人帮忙涂抹香粉,自己不再穿平民的罗衣。君王宠爱更显她娇态横生,君王怜爱让她无忧无虑。当年一同浣纱的伙伴,如今无法与她同车而归。告诉那邻家女子,模仿皱眉岂是易事。注释
艳色:美丽的容貌。天下重:全天下都看重。宁久微:怎能长久地处于低微地位。越溪女:越国溪边的女子,指西施的出身。吴宫妃:吴王的妃子,指西施被选入吴宫。贱日:贫贱的日子。殊众:与众不同的。贵来:显贵之后。悟稀:意识到自己的稀有。傅香粉:涂抹香粉,古代女子化妆的方式。著罗衣:穿着丝绸的衣服,形容身份提升。君宠:君王的宠爱。娇态:娇媚的姿态。君怜:君王的怜爱。无是非:没有烦恼和是非。浣纱伴:一起浣纱的朋友。同车归:一同乘车回去,象征地位悬殊。持谢:告诉,告诫。邻家子:邻居的女孩。效颦:模仿别人的缺点,这里指模仿西施皱眉。安可希:怎么可能期望成功,意为难以企及。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施的艳丽与哀怨,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展示了她由普通越女转变为吴宫妃子的命运起伏。诗中“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表达了西施原本不起眼的平凡生活,而“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则是对比鲜明地描绘了她一日之内由普通女子变为尊贵妃子的巨大变化。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强调了西施命运的戏剧性,也表达了对她的同情。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同情之情,指出平凡时日与尊贵后来的鲜明对比,以及人们在她不被重视时并不特别关注,而一旦成为贵人就备受瞩目。接着“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则是对西施新生活的一个描写,表明她已习惯了宫廷中的奢华生活。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两句中,“君宠”指的是国王的恩宠,而“娇态”则是对西施在宫中表现出的柔弱与顺从的描述。这既表明了她作为妃子的角色,也透露出一种在权力面前的无奈。
最后,“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则是对西施无法回到过去生活的哀叹。她只能感激那些曾经与她一同玩耍的小伙伴,并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平凡而不被人注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西施这一历史人物,反映了古代女性在权力与命运面前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她们悲剧生活的深切同情。王维以其精湛的笔法,成功地将这种复杂的情感和主题融入诗中,使之成为唐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