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沣浦捐褋。
因觅孤山林处士,来踏梅根残雪。
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青门辙。
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
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汝真痴绝。
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
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
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
形式:词词牌:念奴娇翻译
过去的游览之地并未走远,记得在湘江边听到瑟声,沣浦畔曾脱下衣裳。于是寻找孤山隐士的居所,踏着残雪寻访梅根。异族女子献上鲜花,粗犷孩童传递美酒,我躺着欣赏青门外的车辙。在这座小山上终老,可惜那些美好的往事已成空。曾见过大海变为桑田,仙人在云端嘲笑你的痴心。告诉那些王谢家族的燕子,应该也有凉风习习的季节。无论是越地的青山,还是吴地的芳草,都已沉寂在万古长河中。围绕树枝转了三圈,我在明月下唱完白头之歌。注释
湘皋:湘江边的高地。瑟:古代弦乐器。沣浦:河流名。孤山:杭州西湖附近的名山。梅根:梅花树根。獠女: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伧儿:粗野的儿童。青门:长安城东门。一丘吾老:我在此山终老。海作桑田:比喻世事变迁。王谢:东晋时的两大豪门望族。越:古代国名,今浙江一带。吴:古代国名,今江苏、上海一带。三匝:环绕三圈。白头:指年老。鉴赏
这首《念奴娇·毁舍后作》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昔游未远”四句,以湘皋闻瑟和沣浦捐褋的回忆,勾勒出昔日游历的景象,流露出淡淡的惋惜之情。接着,“孤山林处士”暗示了隐逸的生活理想,而“梅根残雪”则寓示着岁月的流转。
“獠女供花,伧儿行酒”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尽管朴素,但词人却能从中找到乐趣。“一丘吾老”表达了他的归隐之心,然而“可怜情事空切”又透露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接下来,词人通过“海作桑田”的神话,寓意世事无常,自我嘲笑过去的执着。
“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暗指历史的更迭,贵族世家的兴衰,暗示词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越只青山,吴惟芳草”进一步强调自然永恒,人事如梦。“万古皆沈灭”表达了词人对世间沧桑的深刻认识。
最后,“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以鸟儿绕树的意象,寓言自己年华老去,唯有明月相伴,歌声中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味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姜夔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