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形式:五言律诗押[虞]韵翻译
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只要轻轻呼唤一声,画鹰就会拍翅飞来。何时让它搏击凡鸟,我们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注释
素练:作画用的白绢。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风:一作“如”。画作:作画,写生。殊:特异,不同凡俗。㧐身:即竦身,收敛躯体准备搏击的样子。思狡免:想捕获狡兔。侧目:斜视。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为喻。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绦:丝绳,指系鹰用的丝绳。镟: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堪擿:可以解除。擿:同“摘”。轩楹:堂前廊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势可呼:画中的鹰势态逼真,呼之欲飞。何当:安得,哪得。这里有假如的意思。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平芜:草原。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猎狩图景,通过对鹰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开篇“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两句,不仅勾勒出寒冷天气中鹰的英姿,而且通过“画作殊”的字面暗示这并非真实之景,而是一幅艺术创作中的形象。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捕捉,更透露出他对于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欣赏。
接着,“㩳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两句,则是从鹰的视角出发,描绘它在等待时机捕猎的紧张气氛。“狡兔”指的是那些机警而狡猾的猎物,而“愁胡”的“侧目”,则传递出了鹰即将展翅高飞的那一刻心理状态。这里,诗人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他对于生命活动的深刻观察。
后两句“绦旋光堪擿,轩楹势可呼”则进一步加强了画面感。“绦旋光”可能是指鹰羽毛在阳光下的闪耀,而“轩楹势可呼”,则是在描写鹰即将展翅飞跃的那一刻动态。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鹰的动作和天气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最后,“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两句,是对猎狩成功的一种期待或希望。在这里,“凡鸟”指的是那些普通的猎物,而“毛血洒平芜”,则是猎获后的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食物链的一种认同,更体现了一种对生命力的尊重。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鹰和猎狩场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艺术表现以及生命活动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