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借嵯峨万仞崇,故将工巧状层峰。
数寻苍色如烟合,一片盘根似藓封。
院宇接连常藉竹,池亭掩映却凭松。
分明装出依岩寺,只欠清宵几韵钟。
形式:七言律诗押[冬]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景图。诗人以“欲借嵯峨万仞崇,故将工巧状层峰”开篇,巧妙地运用夸张与拟人手法,将巍峨的山峰描绘得气势磅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接着,“数寻苍色如烟合,一片盘根似藓封”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苍翠与生机,烟雾缭绕中透露出一种神秘与宁静。
“院宇接连常藉竹,池亭掩映却凭松”则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竹林与松树不仅为建筑提供了背景,也增添了诗情画意。最后,“分明装出依岩寺,只欠清宵几韵钟”以寺庙作为点睛之笔,暗示了山中隐匿的禅意与静谧,只待夜晚钟声响起,将这份静美推向极致。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山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文氛围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心灵归隐的理想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