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清事,老圃闲人,相看秋色霏霏。
带叶分根,空翠半湿荷衣。
沅湘旧愁未减,有黄金、难铸相思。
但醉里,把苔笺重谱,不许春知。
聊慰幽怀古意,且频簪短帽,休怨斜晖。
采摘无多,一笑竟日忘归。
从教护香径小,似东山、还似东篱。
待去隐,怕如今、不是晋时。
形式:词词牌:声声慢翻译
冷艳的花朵,老园丁与闲人,一同欣赏秋天的朦胧景色。带着叶子的莲藕分开根部,翠绿的水汽湿润了荷衣。沅江湘水的旧日愁绪并未减少,纵有黄金也无法铸成相思之情。只能在醉梦中,重新在苔藓纸上谱写心曲,不愿春天知晓。姑且以此聊以慰藉心中的古意,频繁地插戴短帽,不必抱怨夕阳西下。采摘的不多,一天的欢笑却让人忘了回家。任由香气的小径狭小,就像东山或东篱的隐居生活。准备归隐,却又担心现在并非晋代那样的世道。注释
寒花:冷艳的花朵。清事:清雅之事。老圃:老园丁。空翠:翠绿的水汽。半湿:湿润了一半。荷衣:荷叶制成的衣服。沅湘:沅江和湘江。黄金:象征珍贵。相思:深深的思念。醉里:在醉酒中。苔笺:苔藓制成的纸。春知:春天知晓。幽怀:深藏的心意。古意:古代的情怀。斜晖:夕阳。采摘:采摘花朵。一笑:一笑。忘归:忘记回家。护香径:香气弥漫的小径。东山:隐居之地。东篱:陶渊明《饮酒》中的东篱菊。去隐:离开尘世隐居。晋时:晋代,古代的一种理想社会。鉴赏
这首诗名为《声声慢》,创作于宋代,由词人张炎所撰,原本是作为送别之用。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首句“寒花清事”设定了一种淡雅而又带有几分凄凉的氛围,"老圃闲人"则是诗人自指,表明他已是一个年迈的人物,而"相看秋色霏霏"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着淡淡的秋意。
接着,“带叶分根,空翠半湿荷衣”细腻地描写了荷花带叶分离,一部分尚未干透的情景,这里的“荷衣”指的是荷叶,通过这种生动的画面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意境。
"沅湘旧愁未减,有黄金、难铸相思"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难以割舍的情感。这里的“黄金”并非真实意义上的贵金属,而是一种比喻,表示珍贵且难以忘怀。
而在“但醉里,把苔笺重谱,不许春知”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即使沉浸于酒精的欢乐之中,也要将这份情感深藏,不让春天这个象征着新生与别离的季节得知。
"聊慰幽怀古意,且频簪短帽,休怨斜晖"则是诗人通过回味旧事来安慰自己的心灵,同时也在提醒自己不要因为时光流逝而感到抱怨。
以下几句“采摘无多,一笑竟日忘归。从教护香径小,似东山、还似东篱”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轻松愉快的时光,他们在小径上漫步,仿佛回到了古代的田园诗境。
最后,“待去隐,怕如今、不是晋时”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别离感到不安,他担心一旦分别,如今的美好时光也会像过去的晋朝一样成为遥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