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誇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形式:乐府曲辞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新乐府·七德舞》。诗中通过描述唐太宗李世民的武功和政绩,赞颂他的英明与圣德。诗歌以"七德舞"、"七德歌"开篇,指的是传承自武德至元和年间的乐舞,用以表达帝王的威仪与德行。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这几句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军事成就和平定国家的情景。"十八举义兵"指的是太宗亲自率领的征战;"白旄黄钺"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定两京"即是统一国家,稳固都城。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这两句则提到了太宗登基和实现国家太平的情况。太宗在二十九岁继承帝位,到三十五岁时基本上实现了全国的安定与繁荣。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诗中接下来赞美太宗不仅善于战争,更擅长治国之道。"推心置人腹"意味着太宗以仁心待人;"亡卒遗骸散帛收"和"饥人卖子分金赎"则显示了太宗对百姓的关怀。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这几句描写了太宗的仁政,如魏徵、张谨等忠诚的大臣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太宗释放宫中女子和赦免死囚的情形。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诗中的这些句子表现了太宗对有功之人的奖赏和关怀,如剪发烧药以示恩泽,对待战士的慈爱。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这两句总结了太宗不仅善于用兵,更懂得顺应时代变化,施展仁心,使得天下百姓心悦诚服。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诗的最后部分提到了自太宗以来,一百九十年间,天下依然在歌颂这位圣君的武功与德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唐太宗李世民丰功伟绩的赞美,不仅展示了作者白居易的才华,更透露出他对理想君主形象的向往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