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形式:词词牌:扬州慢鉴赏
这首《扬州慢》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以其深沉哀婉的笔触,描绘了战乱后扬州的荒凉景象和词人的感慨。开篇“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点出扬州昔日繁华,接着“春风十里”与“荠麦青青”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战后的凄凉。词人感叹“自胡马窥江去后”,表达了对金兵南侵的痛惜。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破坏,黄昏时分,“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更显孤寂。接下来,词人借杜牧的典故,想象自己重回扬州,定会因物是人非而感到震惊。“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曾是扬州繁华的象征,如今却难以再述其情。
“二十四桥仍在”引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桥下“波心荡、冷月无声”,冷寂的画面中,桥边的红药无人欣赏,暗示了扬州的衰败和人事变迁。最后以“年年知为谁生”收束,表达了词人对扬州昔日繁华不再的深深哀叹,以及对未来的无尽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