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
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
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
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
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
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
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
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
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
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形式:古风翻译
早晨,谒见过皇帝之后,从银台门出来,乘上五花马去郊外野游。路上遇到一驾云车。车窗开处,从里面亮出一个姑娘美丽的脸来。我摇动金鞭,来到车前。停住了马儿,上前相问:你是何方仙女,下得凡来?于是便邀她一道进入青绮门的一个酒家,与她一起唱歌饮酒。此女歌扇半掩,含羞而饮,扇遮半面,如同彩云遮月一样美丽。相见而不得相亲,还不如不相见。但与她一见情深,虽未言语而灵犀已通。她为什么要独守空闺呢?长夜孤眠的滋味,可真是令人难涯啊。她说,与君幽会的日子请待以来日。可是,现在不正是春风和煦的好日子吗,为什么要待以来日呢?愿托王母的三青鸟,为我捎去相思的思念信。就说光阴荏苒,时不我待,转成之间,黑发而成白丝。少壮时不及时行乐,老大时就会徒然伤悲的。请将此中密意转告给她,不要令良辰佳日白白地浪掷虚度啊。与君在喧闹市井中相遇,手挽着马鞭相互作揖问好。请问老兄,在那一片高楼垂杨之中,哪一处是君家的宅院?注释
五花马:唐代名马名。唐宫内厩有五花马。或云五花是剪马鬃为五花,或云马身有花如梅花者。银台:宫门名。大明宫紫宸殿侧有左、右银台门。云车:车身饰有云纹者。多指妇女所乘之车。珠箔:车窗上的珠帘。玉勒:马嚼子,此代指马。迟回:徘徊。夹毂:形容两车靠得很近。毂:本指车轮中央轴所贯处,此代指车。蹙:践、踏之意。青绮门:即长安东门。汉代长安东出十二门。其三曰霸城门,因其门色青,又名青城门、青门、青绮门。见《水经注·渭水》。锦衾:锦被也。罗帷:即罗帐。暮雨:用巫山神女故事,指男女欢爱之事。三青鸟:相传为西王母的传信使者。当年:指少壮之时。旷:荒废,耽误。红尘内:即繁华热闹的市井之中。黄金鞭:饰有黄金的马鞭,极言华贵也。阿那边:犹言在哪里。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相逢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表达了一种难得的相逢与深厚的情感。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
这几句描绘了一位贵族公子的形象,他乘坐华丽的马车,去见皇帝,展示了他高贵的地位和美好的外貌。
"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
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如金色的马鞭、玉制的马勒,以及车轮之间的交错,表达了公子不凡的身份和他与众不同的神秘感。
"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这里描述了一场宴席上的欢乐情景,诗人与公子之间的情谊通过举杯共饮和共享歌扇的行为得以展现。
"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难得的相逢时刻的珍惜,以及如果不能深入交流,那么不如不见面,这种相逢带来的深情和孤独。
"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
诗人通过锦衾和罗帏的描写,再次强调了这份难得的情谊,并且在春风和暮雨中寻找着这种情感的延续。
"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长久相思之情的渴望,以及时间的流逝,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传递这份深情。
"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可能错过良机的担忧和警示。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浪漫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短暂、机会难得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