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形式:古风押[麻]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内室女子在白天休息时的悠闲与美好。诗人细腻地捕捉了女子午睡时的场景,从环境到人物动作,再到内心情感,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北面的窗户下,女子稍作休憩,南边的屋檐下,阳光尚未完全洒满房间,这样的时间点和地点,为接下来的画面铺垫了静谧的背景。
接着,通过“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这两句,展现了女子午睡时的动作。她轻轻放下精美的窗帘,然后拿起琵琶,似乎是在等待午后的时光,或是准备在休息后继续某种艺术活动。这一系列动作既体现了女子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她的才艺与修养。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午睡时的神态与细节。梦中的笑容仿佛在脸颊上绽放,而她头上的发髻轻轻压着窗外的花朵,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午睡时的安详与美丽。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两句,通过触感与气味的描述,将读者带入女子午睡的场景中。竹席上的纹理映照在洁白的玉腕上,汗水浸透了红色的纱衣,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身体的柔美,也暗示了午后的温暖与舒适。
最后,“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一句,既表达了女子与丈夫相守的幸福,也澄清了外界对女子身份的误解,强调了她并非倡家,而是拥有美好家庭生活的女性。这不仅是对女子身份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认知的一种反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午睡时的宁静、美好与幸福,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对女性生活状态的一种审美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