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不见夫子之身,不知夫子何如人。
但见蕴之为之赞,与可笔其神。
二公规鉴少许与,独于夫子何勤勤。
意是抱道者,有志不得伸。
洁操蜀江泉,栖心岷岭云。
野饭有藜糁,浊杯无醨醇。
平居不荷蓧,来者莫问津。
笑歌千古已白日,睥睨六合皆红尘。
气貌特怪陋,意味尤酸辛。
破褐聊被体,如敝履之安贫。
爬痒颇适兴,如扪虱之自珍。
五六十载一邑间,安宁寇乱昏复晨。
世累不我及,浩然保天真。
尝闻西南维,是古多隐沦。
令伯纯好任公贤,风范皆足师吾民。
仲元高明君平晦,声迹长共日月新。
当时传公议,后世仰嘉闻。
夫子虽不达,见于绘像诗与文。
清标可想味,素节难等伦。
从此千万年,焜耀寂寞滨。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焦夫子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诗人吕陶以“予不见夫子之身,不知夫子何如人”开篇,表达了对焦夫子的敬仰之情,接着通过“蕴之”、“与可”等人的赞颂,以及“二公规鉴少许与”,强调了焦夫子在众多智者中的独特地位。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焦夫子的品格:“洁操蜀江泉,栖心岷岭云。”他如同蜀江的清泉,心灵纯净,又如岷山的白云,超脱世俗。在生活上,“野饭有藜糁,浊杯无醨醇”,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不追求物质的奢华;“平居不荷蓧,来者莫问津”,他不参与世俗的劳作,也不轻易与人交往,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焦夫子的形象在诗中被刻画为一个“气貌特怪陋,意味尤酸辛”的人,他的外表或许并不出众,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了深沉的思考和独特的韵味。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却能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如同穿上舒适的旧鞋一样自在。他喜欢在闲暇时吟诗作画,如同抚摸虱子般地享受这份乐趣。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焦夫子选择避开世事,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真我。他生活在一县之间,经历了安宁与战乱,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真。诗人提到,焦夫子虽然在世时可能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他的形象和事迹在后世得到了传颂,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最后,诗人感慨道,焦夫子的形象和精神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激励后人的一座丰碑。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焦夫子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