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形式:五言律诗押[侵]韵翻译
晚年我只喜欢宁静,对世事不再挂心。自觉没有高明的策略,只能无奈地归隐山林。让松风轻拂衣带,山月照见我独自弹琴。你若问我人生得失的道理,听那渔歌渐渐消失在江湾深处。注释
晚年:人生的晚期,老年。好静:喜好安静,不喜欢热闹。长策:指解决世事问题的良策或高明的策略。旧林:从前的山林,此处指归隐的地方。解带:解开衣带,象征放松、自在。山月:山间的月亮。穷通理:人生的困顿与通达,成败的道理。渔歌:渔民唱的歌,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浦深:江湾深处,此处暗指渔人远离尘世的所在。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晚年隐士的宁静生活和超然物外的心境。开篇"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泊与超脱,只愿追求内心的平静。"自顾无长策"则显示出诗人面对复杂世界时的无奈和无为,而"空知返旧林"则是他选择回到自然界,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接下来的"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更是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静与自在。松风轻拂,使得束缚解开,象征着心灵的自由;而山月下的琴声,是诗人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则是诗人在回答友人的问题,或许是在谈论天地万物的根本道理。"渔歌"通常指的是渔民的歌声,而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心声,它如同渔歌般深远而有力,融入了自然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