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寻指天阙,烟霞眇何许。
双峰久相违,千岩来旧主。
浮云刺中天,飞阁凌风雨。
探秀涧阿入,萝阴息筐筥。
灭迹避尘缨,清朝入深沮。
风磴仰扪历,淙壑屡窥俯。
梯云跻石阁,下榻得吾所。
释子上方候,鸣钟出延伫。
颓景耀回盼,层飙翼轻举。
暧暧林芳暮,泠泠石泉语。
清宵耿无寐,峰月升烟宇。
会晤得良朋,可以寄心腑。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的《游牛首山》。诗中描绘了诗人春日游览牛首山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春寻指天阙,烟霞眇何许”,开篇即以春天的追寻与天边烟霞的渺茫起兴,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双峰久相违,千岩来旧主”两句,通过对比久别重逢的山峰与千岩万壑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怀念与赞美。
“浮云刺中天,飞阁凌风雨”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天空与高耸的楼阁在风雨中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人类建筑的壮丽。接下来,“探秀涧阿入,萝阴息筐筥”则转向对山涧幽谷的探索,通过“探秀”、“萝阴”等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欣赏。
“灭迹避尘缨,清朝入深沮”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随后,“风磴仰扪历,淙壑屡窥俯”描绘了攀登险峻山路、俯瞰深谷的情景,体现了探险的乐趣与挑战。
“梯云跻石阁,下榻得吾所”描述了诗人最终到达山顶石阁,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接下来,“释子上方候,鸣钟出延伫”写出了僧侣的迎接与钟声的响起,增添了诗作的禅意与静谧。
“颓景耀回盼,层飙翼轻举”描绘了夕阳余晖与山风轻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暧暧林芳暮,泠泠石泉语”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山林的宁静与泉水的潺潺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游历之中。
“清宵耿无寐,峰月升烟宇”表现了诗人夜宿山顶,仰望星空与月色,内心充满了对宇宙的思考与感悟。“会晤得良朋,可以寄心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喜悦,以及彼此间心灵相通的深厚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