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符读书城南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04阅读数:0

唐-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形式:古风押[鱼]韵

翻译

木材遵循规矩,出自木匠之手。人的才能在于人,源于腹中有学问。勤奋读书才会有收获,不勤奋则腹中空虚。学习的力量不分贤愚,起初都一样。因为不学习,成就差距便拉开。两家孩子出生,年幼时聪明相似。从小到大一起玩,就像同群游鱼。十二三岁开始有差异,头角渐显不同。二十岁后渐行渐远,如同清沟对污渠。三十岁时性格各异,一个成龙一个成猪。命运迥异,一个远离高位,一个默默无闻。一人成为马前卒,受苦不堪;另一人成为公卿,高居深宅。为何如此差别大?只因学与不学。金玉虽珍贵,但难以长久保存。学问藏于心,人在则永存。君子和小人,命运不由父母定。看那公卿将相,出身并非高贵。再看三公之后,贫困饥饿无车马。文章虽贵重,但需经久研习。知识如积水,一夜蒸发无痕。不通古今之人,如同马牛无知。行为不义,名誉怎能期望。秋雨过后天气凉,郊外灯火温馨。此刻可以亲近书籍,阅读卷舒自如。我岂能不日夜思念,为你惋惜时光。恩义有时会被夺走,以此诗劝你深思。

注释

规矩:规则、标准。梓匠轮舆:古代木工和车轮制造者。腹有诗书:指肚子里有学问。鞭背生虫蛆:比喻受苦受累。公与相:古代高级官员。三公:古代最高级别的官职。经训:经典教诲。潢潦:积水。简编:书籍。踌躇:犹豫不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符读书城南》。通过对比木工与学者的不同境遇,诗中强调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个人的努力与成就之间的关系。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木之就规矩”与“人之能为人”的对比,指出木头经过雕琢可以成为精美的轮舆,而人通过学习和积累知识也能够提升自己。诗中还提到“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伴随个人的成长。

韩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教育价值的高度重视,他认为无论是贤士还是愚人,在学习初期都是一样的,但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坚持。诗中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包括学问与不学的区别,以及教育对个人未来发展的影响。

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韩愈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教育和自我提升的认识。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