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放言五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3-30阅读数:0

唐-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形式:七言律诗押[虞]韵

翻译

白天真实晚上虚假,谁能分辨?自古至今,这种事情难道没有吗。只喜欢臧武仲那样的人能假装圣明,却不知道甯武子也会假装愚蠢。草丛中的萤火虫虽然发光,但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珠虽然聚成一团,但难道是珍珠吗?如果不取用燔柴(大火)和照乘明珠(贵重宝珠),那么它们的光彩有什么区别呢?

注释

朝真暮伪:早晨真实晚上虚假,形容变化不定或表里不一的情况。底事无:这样的事情有没有?。臧生:臧武仲,春秋时鲁国的大夫,以智谋著称。诈圣:假装圣明。宁子:甯武子,春秋时卫国的大夫,以明智著称。佯愚:假装愚蠢。草萤:草丛中的萤火虫。有耀终非火:虽然发出光亮,但最终不是真正的火。荷露:荷叶上的露珠。虽团岂是珠:虽然聚集成团,但并不是珍珠。燔柴:古代祭祀时烧的大火。照乘:古代贵重的明珠,可照亮前后各一乘车的距离。可怜:可惜。光彩:光亮,光泽。何殊:有什么不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中的虚伪和表面现象的深刻洞察。首句“朝真暮伪何人辨”直接指出了世间的人们往往在早晨表现真诚,而到了晚上则变得虚假,且这种变化无人能够辩别。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批判态度。

接着,“古往今来底事无”表达了一种历史感和宿命论,认为自古至今一切都是徒劳无功,没有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紧接着,“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则是说人们只喜欢那些能够装作圣人的庸医,而宁肯相信一个懂得装傻的人的智慧。这两句强调了社会上真假难辨,人心不古。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通过自然界的比喻,进一步说明了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异。草间微弱的光芒终究不是火焰,而荷叶上的露水也并非珍珠。这两句诗意在告诫人们不可迷惑于外表,应当寻求真实和内涵。

最后,“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则是说即使是不被采纳的燃烧着的柴火,也能同时发光和供人乘坐,但终究难免消逝,这种昙花一现的光彩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物质世界虚幻性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白居易对社会真相的洞察和批判,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悲观情绪。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