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
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
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
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
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
刘玉碧青甓,后出郭门王。
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
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足傍。
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形式:乐府曲辞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通过鸡鸣狗吠、荡子行踪、刑法与秩序、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以及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展现了汉代社会的风貌。
开篇“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以鸡鸣和狗吠作为背景音符,营造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日常生活的开始。接着,“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两句,既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关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的状态。
“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揭示了法律制度的公正与和谐,强调了秩序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富贵之家的奢华景象:“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金碧辉煌的门庭、装饰精美的厅堂,以及宴会上的豪华场景,展现了贵族生活的富丽堂皇。
“刘玉碧青甓,后出郭门王”则可能是在描述某种仪式或庆典,通过人物的服饰和地位,进一步凸显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这一段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鸳鸯在池塘中嬉戏,鸣叫声清脆悦耳,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美好。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足傍。”这里通过兄弟们的身份和聚会频率,展示了他们作为朝廷官员的尊贵地位,以及他们与外界的互动。
“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描绘了马匹的装饰,进一步强调了主人的财富与权力。
最后,“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这四句以自然界的生态现象隐喻人类社会中的竞争与替代,以及兄弟间可能存在的疏远与遗忘,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汉代社会的物质繁荣和文化生活,也蕴含了对人性、社会关系及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