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喜无事,冠栉每晨兴。
今朝鸠唤梦,疑是大雨徵。
万事虽颠沛,此兆常可凭。
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
雨罢有何好,环江数峰青。
蛟龙得时横,长堤豁然崩。
衰老甘寝寐,半夜闻雷声。
连冈万株松,漂零一毛轻。
雨意疑未已,浮浮晚云蒸。
咄哉造化儿,徒劳竟何成。
形式:古风翻译
闲居生活无事扰,每日清晨梳洗忙。今日鸟鸣惊梦境,疑是大雨将至先兆。世间纷扰任它颠簸,此预兆常可信靠。片刻间风雨欲来,洗净蛮荒之地的污浊。雨过天晴景色美,环抱江水峰峦青翠。蛟龙乘势出水面,堤岸因之忽然崩塌。年迈之人乐于安睡,半夜却被雷声惊醒。连绵山岗上万株松,一叶飘零显轻盈。雨意似乎还未消散,傍晚乌云蒸腾缭绕。造化弄人啊,徒劳一场空。注释
冠栉:梳头。鸠唤:斑鸠鸣叫。大雨徵:大雨来临的征兆。凭:依靠,信赖。须臾:片刻,一会儿。蛮瘴腥:形容蛮荒之地的污浊气息。环江:环绕江面。豁然:突然,猛然。衰老:年老体衰。漂零:飘荡,零落。浮浮:形容云层浮动。咄哉:感叹词,表示惊讶或责备。造化儿:大自然。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喜悦,每天清晨都能悠然自得地起身。而今朝的鸠叫声,使他误以为外面下起了大雨,这份宁静与自然的交响,成为了他心中的一种美好预兆。尽管世事变化无常,但这种平和的心态却是可以依赖的。诗人通过“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自然力量能够瞬间洗净尘埃的壮观场景。
雨后,环绕江边的山峰显得格外青翠,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致。而“蛟龙得时横,长堤豁然崩”则描写了雨后的水势如蛟龙一般活跃,而长堤在这种力量面前变得不再坚固。诗人衰老以后,更愿意安享晚年,每当半夜听到雷声,便感到一种超然的喜悦。连冈的万株松树,在风雨中摇曳,虽被吹得飘零,但依旧显示出生机。
最后,“雨意疑未已,浮浮晚云蒸”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观察,以及内心对于自然界无尽变化的感慨。而“咄哉造化儿,徒劳竟何成”则是诗人对世事无常、人力难以抗衡自然力量的感叹。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