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酬韩庶子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10-21阅读数:0

唐-张籍

西街幽僻处,正与懒相宜。

寻寺独行远,借书常送迟。

家贫无易事,身病足闲时。

寂寞谁相问,祗应君自知。

形式:五言律诗押[支]韵

翻译

在西街那偏僻的一角,正好适合我这慵懒之人。独自去寻找寺庙,路程遥远;借书时常常会迟到。家中贫困,没有容易的事;身体有病,才有更多的空闲时光。在这寂寞之中,又有谁能询问?恐怕只有你知道我的境况。

注释

西街:指某个偏僻的街道。幽僻:安静而偏僻。懒:形容人的懒散。相宜:适合。寻寺:寻找寺庙。独行:独自行动。远:距离长。送迟:送达书籍的时间晚。家贫:家中贫穷。易事:简单的事情。身病:身体有病。足闲时: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寂寞:孤独寂寞。谁相问:没有人来询问。祗应:只可能。自知:自己知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西街幽僻处,正与懒相宜"表达了诗人喜爱宁静安逸的环境,这里的人物交往少,恰好适合诗人的性情。"寻寺独行远,借书常送迟"则透露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他不仅喜欢独立漫步于远离尘嚣的寺庙之中,而且还经常向别处借阅图书,但却往往是慢条斯理地送来,这或许反映了当时物资交流的不便,也可能是诗人对时间观念的一种表达。

"家贫无易事,身病足闲时"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现实困境,家庭贫困,没有轻松的事情可做,而且身体也不佳,只能在空闲时光中寻找片刻的安宁。最后两句"寂寞谁相问,祗应君自知"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内心的自我省察。诗人并不期待外界的理解和关注,而是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常有的自强不息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总体而言,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然,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在平缓的笔触之下展开,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