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
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
解佩欲西去,含情讵相违。
香尘动罗袜,绿水不沾衣。
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
好色伤大雅,多为世所讥。
形式:古风押[微]韵翻译
洛水之滨有位名叫宓妃的仙子,她如雪花般飘逸,竞相飞舞。轻盈的云彩轻轻拂过皎洁的月亮,她的清影清晰可见。她解下佩饰想要向西方离去,满含情感似乎不愿违背内心。她的香气随风飘动,罗袜轻摇,却未沾湿那碧绿的河水。陈王曹植徒然写下华丽的辞藻,但她绝不会像神女那样归来。沉溺美色有损高雅,常被世人嘲笑。注释
洛浦:洛水之滨。宓妃:传说中的洛水女神。飘飖:飘忽不定。雪:比喻宓妃的纯洁。素月:皎洁的月亮。清辉:明亮的光辉。解佩:解下佩饰。西去:向西离去。含情:含蓄的情感。讵:岂,难道。香尘:香气如尘埃。罗袜:丝质的袜子。绿水:清澈的河水。沾衣:沾湿衣服。陈王:指曹植。赋:辞赋。神女:神话中的仙女。同归:一同归来。好色:沉溺于美色。大雅:高雅的行为。世所讥:被世人所嘲笑。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两句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宓妃象征着绝美无比,而飘飖的雪花与之争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写出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景致的欣赏和感受。轻柔的云朵掠过洁白如玉的月亮,使得月光更加明净清晰,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澄明与纯净。
在"解佩欲西去,含情讴相违"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不舍和留恋。"解佩"是指解下挂着玉石的佩带,意味着要离开这个美好的地方,而"含情讴相违"则透露出诗人的不忍离去之情。
随后的"香尘动罗袜,绿水不沾衣"描绘了一种仙风道骨的境界。"香尘动罗袜"可能指的是脚步所扬起的香气,而"绿水不沾衣"则显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最后,"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同于世俗之见。陈王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而"徒作赋"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独特情感和追求的方式。"神女岂同归"强调了诗人与众不同的选择,不愿随波逐流。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纯净之美的追求,以及超越世俗纷扰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