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形式:词词牌:满庭芳翻译
潼关周围两大天险形胜,一静一动。静者庄严肃穆,有帝王气象;动者鬐张雷吼,如黄龙震怒。曾经也是强秦天险。城堡高筑仿如有千尺,重兵守御寂静无声。残阳下秋风萧瑟,红旗半卷,战马嘶鸣。闲来登临凭吊,想到此处历经无数兴亡衰败,汉帝陵墓上也是衰草离离。潼关固然是易守难攻,却终究挡不住战火的蔓延,安禄山直进长安,而风流天子唐明皇此时正在骊山华清宫,与杨贵妃一起尽情享乐。不久作为西京的长安也陷落了,烽火台上再也不可能发平安信号到西京。自古以来王公贵族在此设险以保国祚绵长,险不可恃,怎样才能天下太平呢?什么时候才能铲平斥堠,人民也不必再去戍守争战,安居乐业呢?注释
垂旒:古代帝王贵族冠冕前后的装饰,以丝绳系玉串而成。这里比喻高耸入云,气象森严的西岳华山。刁斗:古代行军用具。斗形有柄,铜质;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渔阳鼙鼓: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鼙鼓,骑兵用的小鼓。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华清:华清宫。斥堠:侦察候望;用以瞭望敌情的土堡。鉴赏
这首《满庭芳》以曹贞吉对潼关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壮阔的自然景象。开篇“太华垂旒,黄河喷雪”,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华山与黄河的雄伟景象,垂旒喻指华山如同天上的玉带,黄河则如雪浪翻腾,气势磅礴。接着,“咸秦百二重城”点明了潼关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其险峻难以攻破。
“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一句,通过描述高耸的城楼与安静的更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紧张的氛围,暗示了战争的潜在威胁。而“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凄凉与悲壮,夕阳下的旗帜半卷,秋风中牧马的哀鸣,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无情。
“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站在废墟之上,满眼都是历史的痕迹,衰败的草木覆盖着汉代的陵墓,让人不禁思考历史的变迁与人类的渺小。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引用了安史之乱的典故,暗示了即使再坚固的防御也难以抵挡历史的洪流,渔阳鼙鼓的声响传到了华清宫,象征着战争的爆发与王朝的衰败。
“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希望烽火不再燃起,战火不再蔓延至首都,反映了人民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
“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指出自古以来,王公贵族设置险要之地,但最终难以依靠这些险要之地来稳固政权,强调了人事与天命的不可控性。
“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则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期待有一天能够铲除边境的障碍,让这片土地如同春日般生机勃勃,展现出对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景。
整首词通过对潼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反思与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