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君恣高放,斯道能寡合。
一宅闲林泉,终身远嚣杂。尝闻佐浩穰,散性多儑?。
歘尔解其绶,遗之如弃靸。
归来乡党内,却与亲朋洽。
开溪未让丁,列第方称甲。
入门约百步,古木声霎霎。
广槛小山欹,斜廊怪石夹。
白莲倚阑楯,翠鸟缘帘押。
地势似五泻,岩形若三峡。
猿眠但腽肭,凫食时啑唼。
拨荇下文竿,结藤萦桂楫。
门留医树客,壁倚栽花锸。
度岁止褐衣,经旬唯白㡊。
多君方闭户,顾我能倒屧。
请题在茅栋,留坐于石榻。
魂从清景遛,衣任烟霞裛。
阶墀龟任上,枕席鸥方狎。
沼似颇黎镜,当中见鱼眨。
杯杓悉杉瘤,盘筵尽荷叶。
闲斟不置罚,闲弈无争劫。
闲日不整冠,闲风无用箑。
以斯为思虑,吾道宁疲薾。
衮衣竞璀璨,鼓吹争鞺鞳。
欲者解挤排,诟者能詀讘。
权豪暂翻覆,刑祸相填压。
此时一圭窦,不肯饶阊阖。
有第可栖息,有书可渔猎。
吾欲与任君,终身以斯惬。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开篇即提出“任君恣高放,斯道能寡合”,意味着愿意随遇而安,不强求名位结合。这一生态在后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如“白莲倚阑楯,翠鸟缘帘押”、“地势似五泻,岩形若三峡”,这些意象构筑了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山林环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如“度岁止褐衣,经旬唯白㡊”、“杯杓悉杉瘤,盘筵尽荷叶”,这些细节展示了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这平和宁静的表面之下,诗人也对世间的喧嚣与争斗持批判态度,如“衮衣竞璀璨,鼓吹争鞺鞳”、“权豪暂翻覆,刑祸相填压”,这些句子暗示了对功名利禄、强权压迫的不满。
最终,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度此生、以隐逸为志趣的愿望:“吾欲与任君,终身以斯惬。”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理想的一种追求,也反映出了一种对传统儒家“中庸之道”的向往,即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