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江多风飙,云雨昼夜飞。
茅轩驾巨浪,焉得不低垂。
游子久在外,门户无人持。
高岸尚如谷,何伤浮柱攲。
扶颠有劝诫,恐贻识者嗤。
既殊大厦倾,可以一木支。
临川视万里,何必阑槛为。
人生感故物,慷慨有馀悲。
形式:古风翻译
苍茫的江面常起大风,风雨日夜不停飞舞。简陋的小屋仿佛驾驭在巨大的波浪上,怎能不显得低矮倾斜。游子长久在外漂泊,家中无人照看门户。即使高高的河岸也像山谷一样,又何必担心一根柱子倾斜呢。扶持摇摇欲坠的事物,蕴含着劝诫的意味,怕被有识之士嘲笑。既然整个大厦都可能倒塌,那么一根木头也能支撑一时。站在河边远望万里,何必拘泥于眼前的栏杆呢。人生感慨旧事物,心中充满深深的悲伤和感慨。注释
苍江:形容江水颜色深沉。风飙:大风。茅轩:简陋的小屋。巨浪:大浪。焉得:怎能。低垂:倾斜。游子:离家出走的人。门户:家门。高岸:河岸。谷:山谷。扶颠:扶持摇摇欲坠。识者:有见识的人。一木:一根木头。支:支撑。临川:面对河流。阑槛:栏杆。故物:旧事物。慷慨:感慨激昂。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飘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游子在外漂泊,无人照看家中的门户。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如“苍江多风飙”、“云雨昼夜飞”,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孤独感。同时,又通过“扶颠有劝诫”表达出一种劝告和自我警醒的情绪,担心自己的处境会让人耻笑。
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如“高岸尚如谷”,强调了自己内心的低落与外界的辽阔形成鲜明对比。又通过“何伤浮柱攲”一句,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悲哀。
最后,“临川视万里,何必阑槛为”则是诗人在面对广阔景色时所产生的感慨,即便不需要固定的栖居之所,也能领略到自然界的壮丽。全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又带有一丝丝的忧愁和悲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与自我劝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