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9-10阅读数:0

唐-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形式:古风

翻译

老朋友昔日隐居在蒙山,已经佩戴了去恶防身的护身符。老朋友现在居住在秦岭的子午谷,独自在背阳的山崖建造了茅屋。茅屋的前方有太古玄都坛,青石密布,寒风吹个不停。夜里杜鹃悲啼,山竹为之欲裂,白天王母使者的神鸟自天而下,旗旌似云翻飞。知道你这次计划长居此地,瑞草仙树日子应该还很长。高高山崖上垂下来的铁锁,让人看了不敢攀登,身居此处洞天福地,是多么的逍遥自得。

注释

故人:老朋友。东蒙峰:山名。即蒙山。在山东省蒙阴县南。因在鲁东,故又称东蒙。含景:谓含日月之影。景,同“影”。苍精龙:东方苍龙。子午谷:地名。在陕西长安县南秦岭山中。阴崖:背阳的山崖。结:一作“白”。太古:远古,上古。玄都:据《十洲记》载,玄都在北海,去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漠漠:密布,广布之状。这里形容青石纵横堆叠的样子。子规:鸟名。即杜鹃。山竹裂:谓子规夜啼声惨,山竹为之欲裂。云旗翻:旗旌似云翻飞。此计:指隐居。诚:确实,的确。一作“成”。芝草:菌类植物的一种,古人以为瑞草。琅玕:美玉。铁锁高垂不可攀:相传晋时有戍卒屯于子午谷,入谷之西,涧水穷处,忽见铁锁下垂约有百于丈,戍卒欲挽引而上,有虎蹲踞崖头,终不敢攀。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地。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据《洞天福地》记:终南山太乙峰,在长安西南五十里左右,四十里内皆福地。萧爽:高敞超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故人的隐居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壮丽景象。"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表达了故人过去在东蒙峰隐居,那里的风景如同佩戴着美妙的画卷,其中隐藏着苍茫古老的气息和神秘的力量。

而今,故人转移到子午谷居住,独自一人在阴崖建造茅屋,这里环境更加幽深。"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则描绘了他面前的玄都坛,给人以古老、神秘的感觉,那里的青石冷清而坚硬,常年被寒风吹拂。

接下来的"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声音和景象,夜晚时分,小鸟在竹林中啼叫,而白天则有王母的车驾从云端降落,带着飘逸的云彩。

诗人随后表达了对故人的理解和赞赏,"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显示出故人选择隐居的智慧,以及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这种生活方式如同美丽的芝草一般,每天都在增长。

最后两句"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则透露出一种遥远而又难以企及的神圣之地,这里充满了吉祥和平安,但同时也有一种隔绝与世俗的感觉,给人以深邃和宁静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生动刻画,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人的深切理解。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