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知吾久念归,似怜衰病不相违。
风来震泽帆初饱,雨入松江水渐肥。
形式:七言绝句押[微]韵翻译
大自然知道我长久以来渴望回归,仿佛怜悯我年老体弱,不愿违背我的愿望。当风吹过震泽,帆船开始饱满地扬帆;雨滴落入松江,河水渐渐丰盈。注释
造物:大自然。久念归:长久渴望回归。似怜:仿佛怜悯。衰病:年老体弱。不相违:不愿违背。风来:风吹过。震泽:古代湖泊名,今江苏太湖一带。帆初饱:帆船开始饱满地扬帆。雨入:雨滴落入。松江:古代地名,今上海松江地区。水渐肥:河水渐渐丰盈。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与对自然万象的细腻观察。首先,“造物知吾久念归”一句中,“造物”指天地或自然,用“知吾”表达了一种主客合一的境界,似乎自然界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思与归隐之心。这不仅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也透露着他内心对于久居人世、渴望返璞归真的情感。
接着,“似怜衰病不相违”一句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似怜”表达了一种同情之情,仿佛自然界对诗人的衰老与疾病也感到怜悯。而“不相违”则暗示着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即便是诗人处于衰老病痛之中,也仍旧与大自然保持着一致,未曾有所背离。这既是苏轼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他对生命、自然及宇宙和谐统一的哲学思考。
以下两句则转向描绘景物,“风来震泽帆初饱”中,“风来”指的是带着生机的春风,“震泽”则形容风力之强,足以激起水波。而“帆初饱”则是对帆船初次饱满风力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春日自然界复苏、万物更新的景象。
最后,“雨入松江水渐肥”一句中,“雨入”指的是滋润之雨降临于松江之上,而“水渐肥”则形容了雨后江水丰盈而富饶,似乎江水也被春雨滋养得更加肥沃。这两句诗通过对风和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生机勃发,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对于新生的期待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