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起吕二炅吕四颎崔十八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8-01阅读数:0

唐-白居易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

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

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馀。

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

兰台七八人,出处与之俱。

旬时阻谈笑,旦夕望轩车。

谁能雠校闲,解带卧吾庐。

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酤。

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形式: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首句“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直接点出了都市中的纷争与不安,接下来则转向个人内心世界,“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宁愿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接着“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则是对不同个体差异性的肯定。

在“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中,诗人感受到了时代的和平与君主对文化的重视,这为他提供了一个能够专心于学问的良好环境。然而,“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则表达了一种能力未被充分发挥的无奈。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中的“养顽疏”,即是指通过这段时间能够修养自己的品行和学问。随后的“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馀。”则描绘了诗人简单却不乏的生活状态。

在“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中,诗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释放,远离世俗纷扰,他的心态也变得更加悠然自得。而“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兰台七八人,出处与之俱。”则是对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的赞美。

最后,“旬时阻谈笑,旦夕望轩车。谁能雠校闲,解带卧吾庐。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酤。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则是诗人在闲适中寻找精神寄托,他期待着与知己共度时光,享受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乐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个追求个性张扬、精神自由的时代理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和知识生活的重视。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