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别山僧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7-31阅读数:0

唐-李白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形式:排律押[齐]韵

翻译

哪位有名的僧人来到水西边,乘船赏月,夜宿泾溪。清晨他告别我,踏上山路离去,手中拿着金策,仿佛踏着云梯上升。腾空而起,感觉仿佛三天的天空就在眼前,每一步回头,万座山岭都显得低矮。他的放达不拘如同支遁,风流倜傥又与远公相当。这次分别后何时能再见?只有一夜的思念伴随着猿猴的哀啼声。

注释

名僧:有名或知名的僧人。水西:地名,可能指某个水域的西岸。乘舟:乘坐小船。弄月:欣赏月亮。平明:天刚亮。金策:佛教徒持有的经典或象征智慧的物品。云梯:比喻高峻的山路。三天:道教中的三天界。万岭:众多的山岭。支遁:东晋时期的名僧。远公:庐山东林寺的主持,也是名僧。别离:分离。相思:深深的思念。暝:夜晚。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用来表达哀愁或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僧乘舟于水西,夜宿泾溪之景。诗人与僧别离时,僧手持金策踏云梯上山而去。诗中通过对比衬托,表达了诗人对僧的仰慕和自己渺小的感慨,以及对远方高洁境界的向往。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僧人的超然物外和诗人自己的尘世渺视。"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则透露出诗人对僧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的赞赏,以及自己想要追随这种风雅之道。

最后两句"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表达了诗人与僧分别后的无限思念和对未来的渴望。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诗意。

诗中李白特有的豪放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与僧的交流和对比,更显得淋漓尽致。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