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形式:七言绝句押[灰]韵翻译
在深秋的清风冷露中,越窑的瓷器得以开启烧制它凝聚了千座山峰的翠绿色泽注释
九秋:指秋季的第九个月,即农历八月,古时称中秋为秋分之后的第八个月,故有此称。越窑:古代中国著名的瓷窑,以生产青瓷闻名,位于今浙江一带。千峰翠色:形容瓷器的绿色如千座山峰的翠绿,极言其颜色之美。中宵:半夜,深夜。沆瀣:古代指夜间的露水,这里比喻美酒。嵇中散:嵇康,字中散,西晋时期著名文人,此处借指饮酒之人。斗遗杯:斗,古代酒器;遗杯,残留的酒杯,表示畅饮或比赛饮酒。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首句“九秋风露越窑开”中,“九秋”意指深秋,"风露"形容清晨的微凉与湿润,而"越窑开"则是说在这样一个季节里,山间的岩洞中开始呈现出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景象。接下来的“夺得千峰翠色来”表明这些自然景观以它们的翠绿色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一份宝贵财富。
第二句“好向中宵盛沆瀣”则转向夜间的场景,"中宴"指深夜时分,而"盛沆瀣"形容夜晚酒宴的热闹与豪华。末尾两字"共嵇中散斗遗杯"表达了诗人在此情境下的豪放与洒脱,他们共同享受着美好时光,在山间散落着剩余的酒杯,似乎在诉说着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情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和人生欢乐瞬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好境界的独特感受与深切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