䰞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䰞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乾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咸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䰞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馀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人民的艰辛生活。他们没有稳定的蚕丝织布和农耕收入,衣食来源极为匮乏,主要依赖于潮汐带来的盐分资源。每年春夏潮水涨落,人们辛苦刮取泥沙,经过风吹日晒,提炼出盐分。然而,这个过程漫长且艰难,他们还要深入山林砍柴,冒着危险。盐制成后,又要经受高温熔炼,最终变为可供食用的盐。但所得微薄,借贷累累,官税和个人债务接踵而至,家庭生活困苦,连孩子都面黄肌瘦。
诗人柳永深感海边百姓的苦难,呼吁朝廷关注民生,希望皇帝能推行仁政,停止不必要的征税和盐铁管制,让人民过上安宁的生活。他期待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如同夏商周三代的盛世,盐业不再是压榨人民的工具,而是国家富强的基础。整首诗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的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