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中春昼长,风吹兰花满面香。
博山香断一攲枕,飞神直到玉帝旁。
火铃将军同直舍,忽觉羽衣惊羽驾。
三千神女笑回眸,整裾端简龙墀下。
奏言臣昔因饕酒,醉堕红尘如此久。
袖藏一卷玉雷书,进前再拜重稽首。
今朝天开九虎关,乃将见帝玉槃颜。
令臣奏毕速回首,下界一去思帝难。
此时侍仙小黄散,手执金书贴玉版。
精神缥缈素光中,不觉琼文照心眼。
于中最妙何所言,青霞命下龙台昏。
脚拨南辰开地脉,掌翻北斗透天门。
香烟未灭乌云走,风驱火猪逐铁狗。
紫童飞出碧霄中,剑光祇见雷声吼。
梦回无人可与言,一啸天地阴晴分。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名为《青华吟》,出自宋代诗人白玉蟾之手。诗中描绘了一番仙境奇遇,语言丰富,想象飞扬。
"罗浮山中春昼长,风吹兰花满面香。"
这里描写了罗浮山中的春日长久,春风吹拂,使得兰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这两句以生动鲜活的笔触勾勒出了仙境之美。
"博山香断一攲枕,飞神直到玉帝旁。"
诗人将博山之香比作床头的香包,这香包不仅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而且还能让人飞升至天界,与玉皇大帝相伴。这两句展现了仙境中超凡脱俗的生活。
"火铃将军同直舍,忽觉羽衣惊羽驾。"
这里诗人自比为神将,居住在仙界之宫,与火铃声相伴。忽然间,他发现自己穿上了羽衣,乘坐着羽翼飞翔的车辆。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凡尘到仙境的转变。
"三千神女笑回眸,整裾端简龙墀下。"
在这仙界中,有成千上万的神女,她们笑容可掬,目光流转。同时,她们的衣着整洁优雅,如同站在龙形的台阶之下。这两句展示了仙境中的美丽景象。
"奏言臣昔因饕酒,醉堕红尘如此久。"
诗人自述往昔因贪杯误入凡尘,被五光十色的世俗红尘所困,长久不能脱身。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仙境的向往。
"袖藏一卷玉雷书,进前再拜重稽首。"
诗人手中持有一卷神秘的玉雷书,他恭敬地朝着天界拜祭,再次低头致以最高的敬意。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的虔诚与对仙法的尊崇。
"今朝天开九虎关,乃将见帝玉槃颜。"
今天,天门大开,诗人得以通过九虎关,这是通往天界的重要关隘。他即将面圣,见到玉皇大帝。这两句预示着诗人即将有幸亲见最高神灵。
"令臣奏毕速回首,下界一去思帝难。"
玉皇大帝命令诗人在奏乐结束后迅速返回凡尘世界。一旦离开天界,再想念这份荣耀和美好,便是困难重重。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仙境的不舍与向往。
"此时侍仙小黄散,手执金书贴玉版。"
在这个时候,诗人得以侍奉一位小黄仙童,这仙童持有一本金色的神秘书籍,并将之贴于玉制的版面。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仙界中的幸运经历。
"精神缥缈素光中,不觉琼文照心眼。"
诗人的精神随着纯净的光芒飘逸,连自己的内心深处也被这神圣的光辉所照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仙境中的精神状态。
"于中最妙何所言,青霞命下龙台昏。"
在这片纯净之地,即便是最美好的言辞也无法表述。在这里,有青色的云霞降临,笼罩着龙形的仙台,使得一切都处于朦胧的暮色中。这两句传达了对仙境的无上的赞叹。
"脚拨南辰开地脉,掌翻北斗透天门。"
诗人脚下踏开大地之脉络,手中掌握着翻转北斗星辰的力量,从而洞察通向天界的大门。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在仙法上的造诣。
"香烟未灭乌云走,风驱火猪逐铁狗。"
诗中的香烟尚未散去,但乌云已然消失。一阵狂风吹过,将火焰中生出的神猪与铁制的神犬一同赶出。这两句描绘了仙境中的奇异景象。
"紫童飞出碧霄中,剑光祇见雷声吼。"
一位紫衣仙童从碧绿色的云雾之中飞出,他手持宝剑,剑光隐现,只有雷鸣之声在耳边回响。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目睹的仙界奇观。
"梦回无人可与言,一啸天地阴晴分。"
当诗人从这场美妙的梦境中醒来时,他发现没有人可以分享这份经历。他轻启一啸,声响之间,天地间的阴霾和晴朗得以区分。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仙境奇遇的独特感受。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仙界世界。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学色彩,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