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形式:古风押[尤]韵翻译
江风轻轻吹起,海树在秋天显得萧瑟。在美好的夜晚登上船头,挂起帆布,驾驶着小舟前行。月亮随着青山转动,河水汇入青天,仿佛流淌在星河之上。只觉得身处云雾缭绕的森林,意境幽深。回家的道路遥远无尽,河流悠悠而去。徒然为蕙草凋零而悲伤,又听见菱歌引发更多愁绪。岸边弯曲,迷失在后面的水湾,沙滩明亮,可以远眺前方的陆地。思念你却无法相见,遥望远方,离别的忧愁更甚。注释
飘飘:轻轻的。江风:江上的风。萧飒:凄凉、萧瑟。海树:海边的树木。登舻:登上船头。挂席:挂起帆布。杳如:遥远得像。星河:银河。怀君:怀念你。离忧:离别之忧愁。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中江行的景象,充满了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沉的乡愁。诗人以飘逸的笔触勾勒出江风、海树、碧山、青天等自然景物,与舟行之乐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开篇即以江风和海树的萧萆声响起,带给人一种凉爽而又略含哀愁的秋意。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这两句写诗人在月夜中登上小船,享受着清凉的夜晚,将席子悬挂起来,随着微风轻轻移动船只,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亮在碧绿的山峦间穿行,而江水则与蔚蓝的天空相融,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诗人将自己比喻成如同星辰一般漂浮在江面上,只感受到云雾缭绕的林间之幽深,这种意境既表达了诗人的超脱感,又透露出一丝孤独和淡远。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归途虽宽广无垠,但心中的忧愁却随着蜿蜒的河流而去,显得悠长而深沉。
"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诗人对那些已经枯萎的野草感到悲哀,同时又听到远处传来的渔家女孩唱着菱角花之歌,这份愁绪似乎与诗人的归乡之情相呼应。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江岸蜿蜒曲折,隐藏了那宁静的水湾;而江中的沙洲清晰可见,仿佛在向诗人诉说着远方的故事。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无法相见而增加的离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