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乐府变十章(其七)辽阳悼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7-27阅读数:0

明-王世贞

浿水左三千里,室县罄地如赭。

东邻初种禾,半岁不得雨。

禾苗向下生,不复肯出土。

西邻改种麦,一雨六十日。

麦根萎烂尽,何处结颗粒。

边马来,边马来,令女力尽负弓刀,那能顾锄与犁。

我欲食榆榆无皮,我欲龁堇堇为泥。

爷易儿,儿行抱爷啼。爷当幸饱死,儿死终苦饥。

曷不睹建康城中三万人,白刃手血司农臣。

司农致白粲,少府致金钱。

绫锦出北巷,货贝出南廛。索饭得脯,索浆得酒。

苍鹰击攫,靡取不有。耿雉䙰褷,棘螫黄口。

可怜辽阳忠义儿,白骨相籍朽。

形式:乐府曲辞

鉴赏

此诗描绘了辽阳地区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通过对比东邻和西邻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边疆士兵的辛劳与牺牲,展现了战争对民生的严重破坏。诗人以“浿水”、“室县”起兴,渲染出一片荒芜之景,接着描述了农田因干旱或雨水过多而无法正常生长的困境,反映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

诗中通过“边马来”一句,点出了边疆战士的辛劳,他们不仅要承受繁重的军事任务,还要面对生活的艰辛,无法像普通农民一样耕作。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直接参与战争的士兵及其家庭。

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还有精神上的痛苦。通过“爷易儿,儿行抱爷啼”的描述,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牺牲与悲痛,体现了战争对亲情的摧残。最后,诗人将视角转向了建康城中的富人,与辽阳地区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描写,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