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苔白石两清幽,缥缈虹桥跨碧流。
日过窗间腾野马,雨馀墙角篆蜗牛。
饥寒不作妻孥念,笑语那知天地秋。
一炷水沉参鼻观,扫空六凿自天游。
形式:七言律诗押[尤]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苍苔白石两清幽”,开篇便以苍苔覆盖的白石设置了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氛围。这里的“苍苔”与“白石”并列,既对应了颜色,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幽。
“缥缈虹桥跨碧流”,诗人眼中的虹桥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神秘色彩。虹桥之所以能跨越碧水,是因为它既有超凡脱俗的一面,又似乎蕴含着天然的和谐。
接下来的“日过窗间腾野马,雨馀墙角篆蜗牛”,则是诗人对时间流转和自然界变化的细致描摹。“日过窗间”表明了时光在静谧空间中的缓慢流逝,而“腾野马”则象征着生命力与自由,“雨馀墙角篆蜗牛”又表现出诗人对小动物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感悟。
“饥寒不作妻孥念,笑语那知天地秋”,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即使面临饥寒这样的困境,也不会因之而产生对家庭的挂念,而是保持着一份超然和自得其乐的心态。
最后,“一炷水沉参鼻观,扫空六凿自天游”,则是一个内在修养的写照。诗人通过“一炷水”来比喻时间的短暂,以及心灵修为的重要性。而“扫空六凿自天游”则显示出诗人的精神世界已经达到了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诗人传递出了自己对于生活、时间和宇宙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