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灯一点映笼纱,好读楞严莫念家。
能了诸缘如梦事,世间唯有妙莲花。
形式:七言绝句押[麻]韵翻译
秋夜的灯火微微照亮,映照在薄纱之上,适合静静地阅读《楞严经》,不要去想家中的琐事。能够看透一切如梦幻泡影的缘分,这世上只有最美好的‘妙莲花’象征着超脱和智慧。注释
秋灯:秋夜的灯火,营造出宁静的读书氛围。笼纱:薄纱,形容灯光朦胧,增添诗意。楞严:佛教经典,此处指专注阅读。莫念家:不要过于挂念世俗之事。诸缘:各种缘分或世事。如梦事:比喻人生如梦,虚幻不实。妙莲花:佛教象征,比喻超凡智慧和清净境界。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在深夜里通过阅读佛经《楞严咒》来超脱世俗羁绊和家庭牵挂的情景。"秋灯一点映笼纱"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秋风中点燃的一盏灯光照亮了窗上或屋内的纱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温馨的氛围。
接着的"好读楞严莫念家"表达了作者对于佛学的向往和追求,他宁愿沉浸在对《楞严咒》的研读中,而不去思念家庭。这句话也隐含着王安石个人对宗教信仰的渴望,通过阅读佛经来寻找心灵上的慰藉。
"能了诸缘如梦事"则表达了一种禅意,意味着作者已经能够超然物外,将世间的种种牵绊看作是梦一般虚幻。这种境界体现了佛家对于人生无常、万事皆空的认识。
最后一句"世间唯有妙莲花"中的“妙莲花”通常指的是观音菩萨,王安石借此表达对菩萨之美好和信仰之纯净的赞颂。这里也可能暗示了作者对于心中所崇拜的理想境界或是道德典范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读书、佛学修持和超脱世俗的描写,展现了王安石内心世界的宁静与高洁,以及他作为政治家之外的个人信仰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