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
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形式:七言律诗押[真]韵翻译
金色的山峦在雨中起伏,锡水潺潺,草木生机盎然。二十年前我曾走过这条路,如今身处千里之外,漂泊如行者。英雄虽未亡,但心已破碎;与父老乡亲重逢,不禁感慨涕零。夜晚阅读程婴保全赵氏孤儿的故事,每回想起来就忍不住泪湿衣襟。注释
金山:比喻富饶或辉煌的山。冉冉:缓缓升起的样子。波涛雨:形容雨势如波涛般汹涌。泯泯:水流平静的样子。二十年前: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去路:曾经走过的道路。行人:远行的人。英雄:指有英勇行为的人。心为碎:心如碎片,形容极度悲痛。父老:年长的人,这里指乡亲。鼻欲辛:鼻子发酸,形容感动或悲伤。程婴存赵事:程婴保赵孤的故事,出自《史记·赵世家》。惆怅:忧郁、伤感。沾巾:泪水打湿了衣巾,形容极度悲伤。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金山在波涛雨中显得雄伟而又神秘,而锡水的泯泯则给草木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对比二十年前与现在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之感。三千里外作行人的自称,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飘泊。
"英雄未死心为碎"一句,表明尽管身处困境,但豪情壮志并未消逝,心中依然有着坚定的信念。"父老相逢鼻欲辛"则是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夜深人静时尤为强烈。
最后两句“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古代忠臣义士的故事,如程婴存赵,以此来激励自己,保持节操。在这种阅读中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对于往昔英雄的事迹充满了怀念之情,甚至忍不住湿润了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