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形式:古风押[尤]韵翻译
画出的船只如野鸭般轻盈,成双结对在水流中竞逐。低矮的船身映照山色变化,急促的划桨使得水花四溅。这里保持着三闾大夫的传统风俗,江边流传着湘水女神的传说。人们唱着齐地的歌谣迎接孟婆,独自起舞为阳侯送别。鼓声在南湖上空回荡,竞渡者争夺西边驿站楼的标志。他们并驾齐驱,速度惊人,不是畏惧阳光的炽热。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竞渡场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角。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这里运用“画作”一词,可能是指诗人观赏到一幅描绘竞渡图的画卷,从中感受到那种激烈的竞速场景。飞凫艇形容船只快速如同凫鸟般穿梭在水面上,双双竞拂流则表现了船只争先恐后的紧张气氛。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烘托竞渡的紧迫和激动。山色因光线变化而显得低沉,而急棹则传递出划船手臂用力的紧张感,水花四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这两句诗可能在讲述某种民间传说或者习俗。土尚三闾可能指的是地方上的某种风俗,而江传二女游则是关于两个女子在江上游弋的故事,这里可能隐喻着竞渡时人们的欢乐心情。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这两句通过音乐和舞蹈来表达人们对竞渡胜者的庆祝和对离别者(阳侯)的惜别之情。齐歌迎孟姥可能是指集体的欢唱来迎接获胜的船队,而独舞送阳侯则表现了某种仪式性的告别。
“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这两句通过对声音和建筑物的描写,强化了竞渡活动的热闹与紧张。鼓声在南湖溠中回荡,而西驿楼上的旗帜飘扬,标志着竞赛的激烈程度。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这里描写的是船只齐头并进,以极高的速度前进,不畏惮艰辛,也不怕日晒,只为了追求胜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热闹非凡的竞渡场面,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速度与挑战极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