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岭名枪竿,其上若栈阁。
白云乱石齿,青峰转帘脚。
积冰太古阴,出矿无底壑。
马饮沆瀣泉,鹰荡扶摇幕。
辙迹委垂绅,人声发虚橐。
舄飞接鸟背,羽没疑虎鞟。
雾松秋发长,霜果春颊薄。
升樵不知疲,独往端有愕。
兢兢矛头淅,扤扤井口索。
凝睇见日观,引手探月廓。
南下眇尘海,北广终沙漠。
金桥群仙迎,玉幢百神凿。
禽鸣蜀帝魂,铁铸石郎错。
钩钤挂阑干,搀抢敛锋锷。
属车建前旄,驰道徇严柝。
载道三人行,弭节半途却。
形式:古风押[药]韵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桷的《至治癸亥八月望日同虞伯生马伯庸过枪竿岭马上联句》描绘了枪竿岭的壮丽景色和登山者的体验。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岭的险峻与美丽。
开篇“有岭名枪竿,其上若栈阁”,以“枪竿”为岭名,形象地描绘了山岭的陡峭和险峻,仿佛是直插云霄的利剑。接着“白云乱石齿,青峰转帘脚”,通过白云与乱石、青峰与帘脚的对比,展现了山岭的动态美和层次感。
“积冰太古阴,出矿无底壑”,进一步描绘了山岭的古老与深邃,积冰覆盖,矿洞幽深,充满了神秘色彩。“马饮沆瀣泉,鹰荡扶摇幕”,则通过动物的活动,增添了山岭的生命力和动感。
“辙迹委垂绅,人声发虚橐”,写出了登山者留下的足迹和山间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舄飞接鸟背,羽没疑虎鞟”,通过鞋子与鸟背、羽毛与虎皮的连接,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雾松秋发长,霜果春颊薄”,将季节的变化融入山景之中,雾松与霜果,分别代表了秋季与春季的特色。“升樵不知疲,独往端有愕”,表达了登山者的坚韧不拔和对未知的敬畏。
“兢兢矛头淅,扤扤井口索”,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紧张与挑战。“凝睇见日观,引手探月廓”,则是对山顶美景的向往与探索精神的体现。
最后,“南下眇尘海,北广终沙漠”,以广阔的地理景象,象征人生的广阔与追求。“金桥群仙迎,玉幢百神凿”,描绘了仙境般的场景,充满了神话色彩。“禽鸣蜀帝魂,铁铸石郎错”,通过动物的叫声和历史人物的传说,增添了故事性和文化内涵。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枪竿岭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登山者的勇气、探索精神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