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邻。
蓄波含颍汝,吐气接星辰。
二室云长拥,三呼响自臻。
淳风传至德,孤隐秘灵真。
世敝将还古,人愁愿质神。
石开重出启,岳降再生申。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岂知巢许窟,多有济时人。
形式:排律押[真]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的壮丽与神圣,诗人顾炎武以崇敬之情赞美了这座山峰。嵩山位于中央,仿佛与天界相邻,蓄积着如颍水般的波澜,吐纳间仿佛能触及星辰。山势险峻,云雾缭绕,仿佛二室山的云彩在其中拥簇,声音回荡,直达天际。
诗中提到的“淳风”和“至德”,暗示了嵩山蕴含的深厚文化和道德力量,它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精神的寄托。在世道衰败之时,嵩山如同一股清流,引领人们回归古朴的价值观,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对神明的虔诚祈愿。
嵩山的石壁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岳降之地再次焕发新生,老柏树摇曳着新绿,晚春的幽花绽放,展现出勃勃生机。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巢许这样的隐士的敬仰,他们虽隐居于嵩山,却心怀济世之志,为社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嵩山作为自然与人文交汇点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人们心中所承载的崇高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