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彊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愿随子明去,鍊火烧金丹。
形式:古风押[寒]韵翻译
我回头望向敬亭山,目光直达天边的尽头。有仙人五六位,常常听说他们在此游玩。溪水潺潺,琴声在高处的流水旁回荡,石峰耸立,那是麻姑坛的所在。白龙降落陵阳地,黄鹤呼唤着子安的名字。他们羽化升仙,驾驭日月,云彩中飞翔如鸳鸯般优雅。从高处俯瞰世间,四海波涛汹涌,尽收眼底。抛开眼前的俗事,跟随他们并不困难。人生百年已过半,未来的路还遥远漫长。食欲全无,清晨醒来只有叹息。我渴望追随你们,炼制长生不老的金丹。注释
敬亭:敬亭山。回首:回头望。仙者:仙人。游盘:游玩。溪流:溪水。麻姑坛: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白龙:神话中的龙。陵阳:地名。黄鹤:黄鹤楼或神话中的仙鹤。子安:可能指人名。羽化:道教指成仙。日月:太阳和月亮。四溟:四海。波澜:波涛。目下事:眼前的事物。复何难:有什么困难。百岁:一百年。浩漫漫:漫长无尽。长叹:深深地叹息。子明:可能指仙人或友人。鍊火烧金丹:修炼长生不老丹。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敬亭之巅,远眺天边,心中怀古思远的景象。首句“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表达了诗人站在敬亭上回望四周,可见的景色延伸到天的最南端,展现了一种开阔的视野和胸襟。
接下来,“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透露了诗人对传说中仙者的向往,以及这些神秘人物可能在这里游历的传说,这里融入了诗人的想象力与对超自然境界的追求。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则是对景色的描绘,其中“琴高水”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山间清泉潺潺之声,而“石耸麻姑坛”则可能指的是一处古老的遗址或祭坛,传达了一种历史的沉淀与神秘感。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中的“白龙”和“黄鹤”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吉祥象征,而“降陵阳”、“呼子安”则描绘出一幅祥瑞如意的画面,传递了一种平和与宁静。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则是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羽化”指的是修炼成仙之后获得轻盈的身体,而“骑日月”、“云行翼鸳鸾”则是在描述一幅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壮丽景象。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世界时所感受到的广阔和深远,而“四溟皆波澜”则形容了一种宏观的动态美。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意味着诗人对于眼前尘世间的事物已经看得很淡薄,并认为跟随心中的仙境去修炼,也并非难事。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待。
“彊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透露了一种生活中的淡漠与无奈,而“清晨起长叹”则是在表达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愿随子明去,鍊火烧金丹”是诗人对于追求真我、修炼成仙的坚定决心,其中“鍊火烧金丹”指的是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象征着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超自然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自己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